鄂尔多斯文化——歌舞卷(三十六)

来源: 时间:2018-05-30 09:38浏览量:3776

鄂尔多斯民间舞蹈

民间舞的发展(二)

首先,成立文化艺术组织机构,建立文化艺术队伍,挖掘抢救文化遗产,为保护、发展民间舞奠定了基础。1949年11月,伊克昭盟刚解放不久,伊克昭盟人民自治政务委员会设立文教处,把准格尔旗剧团改为伊克昭盟剧团。1951年成立伊克昭盟文工团,1954年改为伊克昭盟文化队。1954年,举办伊克昭盟首届民族民间艺术遗产的挖掘和整理工作。文化队员在鄂托克旗,向著名民间艺人吉格登学习鄂尔多斯传统民间舞《盅碗舞》、《筷子舞》,并经过加工提炼,成为伊克昭盟专业文艺团体传统优秀保留节目,并参加了1955年10月在呼和浩特举行的全区第一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戏曲会演,民间艺人吉格登表演的民间舞《筷子舞》获优秀演出奖。1957年,第二届全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在北京举行,以伊克昭盟文化队为主的内蒙古代表队参加会演,这是鄂尔多斯民间歌舞在首都舞台上首次亮相。演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周恩来、邓小平同志的亲切接见。

640.webp (7).jpg

鄂尔多斯地区历来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非常重视。全盟都建立群众艺术馆、各旗文化馆等群众文化机构。1959年,鄂尔多斯第一支乌兰牧骑——鄂托克旗乌兰牧骑成立,之后各旗都成立了乌兰牧骑;1960年,在伊克昭盟文化队的基础上,成立伊克昭盟歌舞团(后改为鄂尔多斯歌舞剧团),1981年又成立伊克昭盟文艺创作研究室,并每年举办群众文艺会演、农牧民文艺会演、民族民间文艺会演等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为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提供了保障。

来源:鄂尔多斯市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