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民间舞蹈
民间舞的发展(五)
再次,对传统文化进行的变革创新、提升品位、增强活力,是发展民间舞的必由之路。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凝聚了人民群众的智慧,经历了历史的考验,成为了人类的精神财富,世代被传承。在历史的进程中,不仅要保护传统文化,而且也需要发展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生命力。鄂尔多斯民间舞蹈是鄂尔多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保护与发展问题。鄂尔多斯独特的民间舞蹈,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创新,使民间舞蹈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与时代性,充分体现民间舞的现实价值,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果让传统民间舞蹈融入现代生活、促进新的发展,就要不断创新。这样,不仅可以丰富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还可以维系对传统民间舞本身的传承,在新形势下真正体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因此,对民间舞的创新,事实上就是保护和传承民间舞蹈的有益途径。要充分认识鄂尔多斯民间舞蹈的历史渊源、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使鄂尔多斯优秀民间舞在创新的手段下得以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著名舞蹈大师贾作光曾经用8个字来形容鄂尔多斯民间舞的发展问题,那就是“继承、发展、借鉴、创新”。他认为,“民间舞是传统的,但它仍然需要发展、需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不朽的动力。不变是暂时的,变化才是永恒的,因此民间舞需要发展。但我们的民间舞一定要有自己的位子,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借鉴中创新。要保护好民间舞的完整性、科学性、规范性”。
对于《珠岚舞》、《筷子舞》、《盅子舞》、《顶碗舞》等经典民间舞为代表的鄂尔多斯蒙古民族传统舞蹈艺术的保护,同样要走传承与发展、发展与创新的路子。只有这样,这些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才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20世纪80年代以后,著名舞蹈家巴德玛其其格改编民间《筷子舞》,将现代舞蹈语汇与传统舞蹈有机地结合,使《筷子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著名舞蹈编导苏雅拉达来在传统《珠岚舞》的基础上注入时代特点,使该民间舞获国家大奖。“十一五”时期,鄂尔多斯市成功举办了鄂尔多斯国际文化节,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鄂尔多斯那达慕,首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第七届全国“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大赛等大型文化艺术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为鄂尔多斯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使鄂尔多斯民间舞蹈登上了更高的舞台,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
(第七届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大赛)
“十二五”时期,随着鄂尔多斯文化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必将推动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舞的繁荣发展。鄂尔多斯将以保护和发展中华文化为基点,以发展鄂尔多斯民族文化为重点,以鄂尔多斯地域多元文化为延伸,用科学的态度、保护的意识、发展的理念、建设鄂尔多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生态保护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新形势下建设文化生态保护模式,推进鄂尔多斯文化的全面创新发展,把鄂尔多斯建设成为文化氛围浓郁、文化特色鲜明、文化传承优良、文化设施先进的“蒙古族民俗文化保护基地”和国家级“鄂尔多斯文化生态保护区”,最终实现建设中国西部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为鄂尔多斯民间歌舞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来源:鄂尔多斯市群众艺术馆
Copyright ©2018-2022 ordoswh.cn 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 蒙ICP备090030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