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奇斗艳的歌舞艺术创作
歌曲、乐曲、舞曲的创作(四)
乌力吉
乌力吉(蒙古族,国家一级作曲)于1951年出生在鄂尔多斯乌审旗的一个牧民家庭。乌审旗是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歌舞最为兴盛的地区,因此,他有着与生俱来的音乐素养。1964年至1969年,他在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毕业后即在乌审旗乌兰牧骑工作近20年之久,曾担任过乌审旗乌兰牧骑作曲、演员、、演奏员、编导和队长职务,是典型的一专多能人才。其间还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一年,学习作曲。由于他在民族音乐创作方面有着突出的才能,1989年被调到鄂尔多斯歌舞剧团担任作曲。
乌力吉精通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音乐,他在创作过程中,善于运用民族民间音乐语言,音乐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他从事音乐创作40年来,先后创作了80多首歌曲、80多首舞曲、40多首器乐曲、20多件曲艺作品、10部歌剧音乐、4部影视剧音乐。在鄂尔多斯歌曲剧团历年创作排演的《银碗》、《鄂尔多斯放歌》、《鄂尔多斯情愫》、《鄂尔多斯婚礼》、《鄂尔多斯畅想》、《鄂尔多斯放歌》、《多彩鄂尔多斯》等众多大型歌舞节目中,他都是主要的作曲、编曲者之一。他历年的音乐作品获得国家级奖10多项,自治区级奖20多项。
乌力吉的代表音乐作品有:
《我的母亲》(歌曲,乌云特古斯作词,获得全国新歌曲作品二等奖)
《筷子舞》(舞曲,获得第七届香港国际青少年音乐舞蹈大赛金奖)
《欢跳吧,小羊羔》、《腾云》(舞曲,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和全国少数民族舞蹈比赛优秀作品奖)
《银碗》(大型歌剧音乐,与他人合作,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鄂尔多斯婚礼》(大型歌舞音乐,与他人合作,获得国家文华大奖特别奖,个人获得单项奖——文华作曲奖)
贺继成
贺继成(汉族,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于1959年出生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深受鄂尔多斯民族民间音乐的熏陶,具有良好的音乐天赋,17岁时就被招入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工作。乌兰牧骑是专门培养一专多能人才的地方。他通过勤奋的学习,不仅精通扬琴、唢呐、二胡等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而且专心致力于音乐创作。其间,他曾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两年,师从我国著名作曲家何占豪、胡登跳。2000年后,他调到鄂尔多斯市文联专业从事音乐创作。良好的音乐天赋,又经受乌兰牧骑的锤炼和高等学府的深造,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使他成为鄂尔多斯地区的一位杰出的音乐创作人才。
贺继成在从事文艺工作的30多年中,先后创作了300多首歌曲、舞曲和器乐曲,还谱写了多部歌剧音乐、电影音乐和电视剧音乐作品。他的音乐作品不仅旋律优美、情感饱满,而且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的许多优秀作品不断在文艺舞台上演出,在当地群众中传唱,在省市电视台播放,在电影、电视节目中展现。他的一些优秀音乐作品由德德玛、吕继宏、腾格尔、玲花等著名歌唱家及歌手演唱,并制作成光盘发行,在全国各地流行传唱。他创作的歌曲《牧村的黄昏》、《鄂尔多斯情》,组歌《穿沙图》、《碱湖组歌》,大型歌剧《柳绿沙原》,均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其中《牧村的黄昏》于2000年入选“中华一家亲”全国春节大联欢节目,春节期间在中央电视台、广东卫视、凤凰卫视等国内27家电视台相继播出。
贺继成创作的歌曲代表作品有:
《牧村的黄昏》(王忠范作词)
《鄂尔多斯情》(李永明作词)
《鄂尔多斯美》(李永明作词)
《草原放歌》(李永明作词)
《大西北》(李永明作词)
《天边的草原不再遥远》(袁志刚作词)
《穿沙图》(组歌,马世新作词)
《碱湖组歌》(马世新作词)
《伊煤之歌》(刘志科作词)
《不能没有你》(电视剧《生死依托》主题歌,李永明作词)
来源:鄂尔多斯市群众艺术馆
Copyright ©2018-2022 ordoswh.cn 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 蒙ICP备090030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