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与东汉合计四百年的大一统,在东汉末年的混乱中崩溃,过渡到魏晋时期(220年—420年)。此时的鄂尔多斯地区,先后由匈奴、鲜卑、乌桓、羌等民族政权占据。
公元140年,东汉将西河郡的治所由平定(今东胜市境内)迁至离石(今山西省离石县),当时的东胜成为南匈奴牧地。公元295年,西晋统治者无力顾及鄂尔多斯等边疆地区,漠北的鲜卑拓跋部猗卢出兵击败匈奴,包含今东胜区境在内的鄂尔多斯地区被拓跋部占据。南北朝(420年—589年)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由铁弗匈奴大夏国占据。公元425年北魏发动攻取大夏国的战争,最终于431年灭掉夏国,鄂尔多斯地区归属鲜卑族的北魏统驭。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民族融合的范围几乎包括了中国长江、黄河、辽河、漠北广大区域。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各族先后建立政权,将社会组织模式乃至文化习惯带到中原,所谓的五胡十六国的混乱时代来临了。
公元581年,隋国公杨坚废掉北周9岁小皇帝自立为帝,建立起了隋朝,并在9年后统一了中国。隋代(589年—618年)结束了中国的分裂局面,开创了一个新的统一国家的雏形。鄂尔多斯地区的鲜卑、柔然、敕勒等族部族,也臣服于隋朝的统治。隋朝在今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东胜区一带设榆林郡、下辖榆林县、富昌县、全河县。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王朝建立后,唐太宗于公元672年将今鄂尔多斯地区划入关内道领属,在今准格尔旗、东胜区东部设胜州,下辖榆林县、河滨县。今东胜区境属胜州河滨县。
隋唐时期的鄂尔多斯地区,成为北方游牧各族与中原融合的辽阔舞台,开创了唐代民族友好、贸易、融合的草原通畅大道。
▲唐“开元通宝”铜钱(东胜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藏)
参考文献
1. 陈育宁:《鄂尔多斯史论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2. 甄自明编著:《伊金霍洛史迹拾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7年2月第1版。
源:东胜发布
Copyright ©2018-2022 ordoswh.cn 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 蒙ICP备090030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