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记忆”十大地标之伊克昭盟行署大楼

来源:悦享鄂尔多斯 时间:2018-06-08 09:14浏览量:9355

微信图片_20180608091354.jpg

伊克昭盟行署大楼,在现在的东胜区新华书店北马路对面,是一幢蒙俄风格砖木结构的长四方形建筑,沉寂在旧城的车水马龙中并不引人注目,顶部造型和色彩有秦晋遗风。这是当年东胜的最高楼共三层,伊克昭盟盟委行政公署所在地。现在经翻修改造成为革命历史博物馆,许多老领导也曾在这里主持工作处理全盟大小事物,田万生、巴图巴根、格日勒图、吴占东、夏日、呼治安、贾荣昌……

当年这座楼因为要备战备荒所以墙体很厚,办公室门头很高但是门很窄,墙裙漆成绿色,虽然有传达室和保卫科但是出入很方便没人管,我有时溜进去在走廊中胡跑乱窜,人家工作人员们还以为是谁上班带孩子来并不介意,但是如果伙同兄弟们高吼二叫就引起了门房大爷的追击,我们分头“游击”后便夺门而逃……

如果有人进去后找不到盟长书记办公室便会有人告诉他:你上楼看哪个家人多椅子多那就是。那会儿的大领导普通平头老百姓可以随时敲门进去坐下来反映情况诉说苦衷,哪怕捣乱闹事的领导们也会耐心地听取记录,之后摇打电话叫来秘书或者通知部门负责人解决问题。没听说有谁进政府大楼后被公安局羁押拘留的。

微信图片_20180608091352.jpg

童年的印象这栋楼是充满威严感的。文革时期这栋大楼被革委会占领,老家伙们被打倒在地踏上了革命的千脚万蹄,在高原革命一片红的形势下它似乎成为“鄂尔多斯的天安门”受到小将们的尊崇,俨然革命的司令部。那以后稍微长大一些的我跟着平反落实政策的奶奶到这栋楼里找过书记、盟长,随父亲给一些部门帮忙刻蜡版印刷宣传品。那时的人们找领导办事是不用送礼的,事后请他们到家里喝顿“绿波浪”烧酒,炖羊肉、烩酸菜,老头跟着你又唱又跳特别开心,醉了就睡在沙发上……父母现在回忆着有些老领导仍记忆犹新非常感动!

东胜的建筑里它不算是最早的,但出于对它的尊重我将它排在了第一,就好象故宫也不能排在南锣鼓巷后边儿吧?人应有情,一座城也一样,它经历见证了这个地区的风霜雪雨,它是鄂尔多斯红色文化历史的象征,它是这座城人们由穷变富的见证,凡是有功于人民的应该永远铭记,哪怕是幢楼!

 

源:悦享鄂尔多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