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这4位国宝级的人物,你认识谁?

来源:鄂尔多斯市群众艺术馆非遗中心 时间:2018-06-07 16:20浏览量:10935

漫瀚调——奇附林 

微信图片_20180607161854.jpg

奇附林, 男,蒙古族,1953年出生于准格尔旗大路镇一个民间艺人家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内蒙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漫瀚调艺术研究所顾问,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西部歌王”、“百灵歌手”等荣誉称号。他凭着洪亮、清脆、憨厚的带有浓郁的山野风格的漫瀚调演唱闻名全国。   

目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漫瀚调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微信图片_20180607161856.jpg

微信图片_20180607161858.jpg

奇附林在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展览上展示漫瀚调

成吉思汗祭典—王卫东  

微信图片_20180607161900.jpg

微信图片_20180607161903.jpg

额尔德尼森布尔(王卫东),男,蒙古族,1952年8月出生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2005.8月——至今在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民族事务局任局长、祭祀文化办公室主任。1991年来成陵以来从父亲和老一辈雅木图德手里继承学习成吉思汗传统祭祀礼规认真掌握祭祀程序礼节等。从2003年开始带领年青一代守灵人雅木图德加强学习,以身培养祭祀主持35人,并复原成吉思汗八白宫、额希哈屯祭祀殿、拖雷等人祭祀灵包以及祭祀活动;回复多年中断的成吉思汗四时大典、嘎日利祭、公祭仪式等重大祭祀仪式,使成吉思汗陵祭祀礼节规模等内容上较完整化的方向发展。

微信图片_20180607161907.jpg

微信图片_20180607161909.jpg

微信图片_20180607161911.jpg

王卫东现为国家级“成吉思汗祭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成吉思汗祭典,是蒙古族原始文化的集中体现)

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哈勒珍 

微信图片_20180607161914.jpg

哈勒珍,女,蒙古族,1950年11月出生于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巴音柴达木嘎查,是中国文艺协会成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鄂尔多斯短调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她唱法独特,声音清脆而明亮,曲调高亢而悠扬,能够自编、自弹、自唱。不但会唱鄂尔多斯短调民歌,而且还会运用自己独特唱腔演唱长调民歌和古如歌,熟练弹奏三弦、四胡、洋琴、呼比斯、古筝、乃尔金等乐器,被誉为“民歌演唱艺术大师”。

微信图片_20180607161917.jpg

微信图片_20180607161919.jpg

蒙古族服饰——斯庆巴拉木

微信图片_20180607161922.jpg

斯庆巴拉木,女,蒙古族,1941年1月20出生,鄂尔多斯乌审旗苏力德苏木人,蒙古族服饰及制作工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制作头戴50多幅,民族服饰及工艺作品200多幅,曾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并先后受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国务委员刘延东以及文化部和中国民协领导的亲切会见和高度评价。 

斯庆巴拉木用她的不懈努力,提高了鄂尔多斯西部蒙古族服饰文化的知名度,为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源:鄂尔多斯市群众艺术馆非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