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自古以来被称为“马背民族”。马不仅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具制作,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没有马具的年代,将一块皮子放在马背上当作马鞍便骑马。经过千百年锤炼,马具制作已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同时也伴随着“马背民族”自远古一直走到今天。
在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阿拉太嘎查就有这样一位花甲老人,他叫布音乌力吉。一个普普通通的蒙古族牧民,他们是千家万户中普通的一户,但就是这样一户平凡普通的人家,却传承着祖辈留下的马具手工制作技艺。这个家庭共4口人,有草牧场4300多亩,牛羊400多头(只),蒙古马20多匹、骆驼10多峰,是当地远近闻名的五畜兴旺、家庭和谐的模范户,他是自治区级鄂尔多斯马具制作传承人,曾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鄂尔多斯市级示范文化户等殊荣,并当选政协鄂托克前旗第七届,八届委员会委员。
布音乌力吉自幼喜欢马,渐渐地对马具制作手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16岁开始就在父亲的指导和自己的刻苦钻研下学习制作马具的制作技艺,学习4年后,独立制作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件马具并把马具制作手艺完整的传承了下来,在传承传统手艺的基础上,他又进行了大胆的改进,经他制作的马具有马鞍、套马杆、套马绳、缰绳、配套用具、装饰用具等,不仅制作技术精良,用料考究,装饰华丽,使用舒适,而且极具收藏价值。目前他本人制作的马具近万件,不仅受到周围牧民的青睐,也博得了区内外众多收藏家的赏识,多次代表市、旗参加亚洲艺术节、国际那达慕大会、少数民族展销会等重大节庆活动。
近年来由于不少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年事已高、技艺传承陷入后继乏人等种种原因,已经很少有人从事传统马具制作。而布音乌力吉因为热爱骑马所以对制作马具有一种天生的热情,一直把马具制作技艺传承到现在。他也经常说:“马具是我们马文化中的精髓,保护传承这项技艺,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荣耀”。
源;鄂托克前旗文化旅游广电局
文/苏日娜、浪腾
责任编辑/张帆
Copyright ©2018-2022 ordoswh.cn 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 蒙ICP备090030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