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搏克源于蒙古搏克,作为蒙古摔跤中的一个形态,一直发展演变至今,由于只在鄂尔多斯地区存在,所以被叫做鄂尔多斯搏克,也可译为“鄂尔多斯式摔跤”。它完全与蒙古式、中国式、国际式、自由式摔跤不同,是一种固定式、抓手式的摔跤方式。
在鄂托克前旗这片神奇大地上曾先后诞生过许许多多的搏克健将、摔跤巨人。其中鄂托克前旗蒙古族中学体育教师布音达来在当地小有名气,是传承谱系中的第三代文化传承人,也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他们的技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先人智慧的生动体现。他们以超人的才智、灵性,贮存着、掌握着、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类别的文化传统和精湛技艺,他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接力赛”中处于当代起跑点上的“执棒者”和代表人物。
布音达来 蒙古族 1967年1月出生于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克珠尔嘎查,是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鄂尔多斯蒙古族搏克(摔跤)代表性传承人。从小酷爱搏克,小时候和同龄人常常在大草原上摔跤玩耍。曾在学校举办的搏克比赛中获得第一次全校冠军,使他的梦想初圆,同时也坚定了他一生追求搏克事业的方向。后拜杨道劳为师父,在师父的细心教导下,学会了很多摔跤方法和技巧。并在之后的摔跤比赛中,与对手交手时,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对手的摔跤技巧,比赛后试着模仿他们的技巧进行训练,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经过刻苦锻炼,逐渐摸索鄂尔多斯式搏克的独特规则和砍、绊、缠、歪、推、拉等手法技巧。多年来,在各地举办的敖包祭祀或草原那达慕会中多次获得冠军。
他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用“心”上课、以情动人,培养了200多名学生,带领鄂托克前旗蒙古族中学摔跤队参加摔跤世界杯比赛,并荣获冠军;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联赛运动会、全国城市运动会搏克比赛,获得8次冠军;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全运会摔跤项目比赛,获得84次冠军。
他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传承鄂尔多斯式蒙古族搏克(摔跤),从校园和牧民中挑选了20名搏克爱好者为徒,传授鄂尔多斯式蒙古族搏克(摔跤)的摔跤方法和技巧。将鄂尔多斯搏克文化推向全区,推向全国,推向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而努力……
源:鄂托克前旗文化旅游广电局
文:达来都仁、高耀花
责任编辑:张梦
总编:其格勒
Copyright ©2018-2022 ordoswh.cn 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 蒙ICP备090030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