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嘎,蒙古族,1943年4月出生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克仁格图嘎查普通牧民家。1960年至1961年在伊克昭盟歌舞团工作。1962年分配到家乡昂素镇克仁格图嘎查担任会计,期间他召集周围爱好艺术的年轻人组建了克仁格图嘎查业余文艺宣传队。1964年年初,克仁格图嘎查业余文艺宣传队代表鄂托克旗参加全盟业余文艺汇演、全区业余文艺汇演等。在此期间,他认识了民间艺人吉格登,并拜他为师,开始学习《筷子舞》。
张嘎
技艺特点
鄂尔多斯的“筷子舞”,原属于民间自娱性质的舞蹈,主要流行于现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舞者右手握一把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等处。击打时肩部环绕耸动、腕部翻绕灵活,敲打的声音清脆,节奏鲜明,情绪热烈欢快。舞者时而转身打地,时而蹲跳打脚,各种动作基本上保持着蹲的舞蹈姿态。“筷子舞”的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笛子、扬琴等,伴唱的歌曲用鄂尔多斯各旗区流传的民歌,以4/4拍、2/4节拍居多,表演往往是由慢转快,或原地、或进行,最后在快速表演的高潮中结束。
个人成就
1964年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汇演,首次将《筷子舞》搬上首都舞台进行展示,获得了优秀表演奖。还参加人民大会堂《迎新春文艺晚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的接见和首都观众的高度赞扬;1970年,他被鄂托克乌兰牧骑借调,从事专业艺术工作,经常下基层为农牧民服务,在完成演出任务的同时,他编创了《鄂尔多斯婚礼》、《骏马赞》、《送粮食路上》等节目,并在盟、区乌兰牧骑汇演中荣获奖项。他从事文化艺术工作这么多年,始终没忘记《筷子舞》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整理工作。2002年退休后,他组建了鄂托克前旗老年艺术团,在各镇区、嘎查村演出达100多场次,受到广大农牧民的好评。2007年,他又编创了筷子舞题材的舞蹈《六十棵榆树》、《牧人的狂欢》等,并参加鄂尔多斯市中老年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2010年,在杭州举办的全国首届中老年文艺汇演中获得表演一等奖、在全旗繁荣文化奖励活动中荣获了保护和传承筷子舞特别奖项;2011年,受鄂托克前旗文广局的委托,参加第八届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文化节,将《筷子舞》展示于众。
吉格登(前排左一)和张嘎(后排右二)1964年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业余文艺汇演合影。
张嘎(第二排左三)于1964年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授徒传艺情况
授徒传艺情况良好,鄂尔多斯地区在专业领域或非专业领域里都有其弟子;分布于城市的各行各业及民间艺术团中。
源:鄂托克前旗文化旅游广电局
文:达来都仁 高耀花
责任编辑:张梦
总编:其格勒
Copyright ©2018-2022 ordoswh.cn 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 蒙ICP备090030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