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瀚调】漫瀚调的基本情况
(一)漫瀚调的名称
漫瀚调有过三种名称,即蛮汉调、蒙汉调和漫瀚调。漫瀚调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新中国成立前,并未引起文艺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因此也没有形成学名。20世纪50年代,漫瀚调发源地准格尔旗的汉族把漫瀚调称为“山曲儿”,蒙古族称之为“man han diao”。20世纪60年代初期,漫瀚调初次登上文艺舞台,当地文艺工作者根据民间名称的发音,又根据这一名称出自蒙古族口语,可以解释为“蛮子汉人唱的调子”或“蛮蛮人学唱的调子”、“汉人的唱法”等,为了方便书写,将其称为“蛮汉调”。
20世纪70年代,鄂尔多斯的一些文艺工作者开始对漫瀚调进行研究。当时文艺界思想较为禁锢,一些学者认为蛮汉调中的“蛮”字带有对汉民族的贬义,用起来不太妥当,又根据这一歌种是蒙汉两族民间音乐文化交流融合而形成,是蒙汉两族人民所共同创造的,于是又将这一歌种的名称书写为“蒙汉调”。
20世纪80年代,准格尔旗文化工作者张玉林、伊克昭盟文联主席柳谦、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王世一共同研究漫瀚调。他们认为,将这一歌种取名为蒙汉调,一方面在读音上与民间的原本称呼不符,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政治化和学究气。于是,他们经过一番论证和研究后认为,取名“漫瀚调”为好。理由是漫瀚调的发音与民间的原本称呼相符,“漫瀚”二字又是蒙古语“芒赫”的音译,意为沙丘、沙梁或沙漠,漫瀚调可以解释为沙丘调、沙梁调或沙漠调。漫瀚调的发源地准格尔旗遍地沙丘、沙梁,原政府所在地的名称即为“沙圪堵”,因此漫瀚调这一名称与其发源地的风貌相符。而且,漫瀚调这一书写名称先于蛮汉调、蒙汉调出现于学术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0年6月出版的《内蒙古西部民间歌曲选》就有漫瀚调这一名称。王世一、柳谦、张玉林三位同志合作编著了《漫瀚调》一书,于1993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由于《漫瀚调》一书具有权威性,并且其后不久,文化部又命名准格尔旗为“中国民间艺术(漫瀚调)之乡”,因此漫瀚调这一书写名称便得到了学术界和民间的普遍认同和广泛使用。
关于蛮汉调、蒙汉调、漫瀚调这三种名称,鄂尔多斯地区的一些专家在研究过程中有过一些争论,并各执己见。我们认为,这三种书写名称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是很自然的,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三种称谓的先后出现,也反映出了漫瀚调的成长过程,三种称谓的先后出现,也反应出了漫瀚调的成长过程,三种称谓正如一个人的乳名、学名和笔名。
(二)漫瀚调的曲名
由于漫瀚调以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为母体演变而来,因而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曲目也在不断增加和演变。
20世纪80年代,王世一、柳谦、张玉林三位专家经过搜集、整理、研究后认为,当时已有的漫瀚调曲目有60首左右,在三人合著的《漫瀚调》一书中列出了这60首曲目。
曲目如下:
《合彦梁》、《二道圪梁》、《韩庆大坝》、《联四曲儿》、《蔚琳花》、《白大路》、《双山梁》、《西山活要命》、《巨合滩》、《果树》、《武当沟的马驹》、《德胜西》、《打鱼划划》、《圆泉子》、《人民歌唱共产党》、《达楞朗》、《说不下个日期不让你走》、《铁锯子解不开咱二人的心》、《天天想你天天盼》、《人想地方马想草》、《大红公鸡》、《想亲亲想得迷了窍》、《瞭望》、《蒙汉兄弟是一家》、《二少爷招兵》、《王爱召》、《白菜花》、《将就两天吧》、《妖精太太》、《秋天的太阳》、《东令拉岱》、《小西召》、《白花姑娘》、《七根衬》、《山红雀儿》、《要穿红来一身红》、《喇嘛苏》、《三十年盼来了毛泽东》、《阿拉腾达勒》、《森腾嘛嘛》、《广令召》、《礼物》、《忻州车》、《纳林河》、《沙亥高勒》、《黑檀珠珠》、《哎哟哟》、《黑召赖沟栽柳树》、《丰收歌唱给共产党》、《海莲花》、《大红糜子紫杆杆》、《知心话说在哥哥心眼眼上》、《约会》、《达庆老爷》、《小黄马》、《我们的掌柜》、《北京喇嘛》、《双满意》、《珍珠玛瑙》、《骑马不要骑带驹驹马》。
以上所列的60首漫瀚调曲目,有一部分在旋律、结构和韵味等方面已经既不同于晋西北爬山调和陕北信天游,也有别于其母曲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民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漫瀚调风格,如《双山梁》、《二少爷招兵》、《西山活要命》等;有的是在其母曲的乐句之间加了过门,将母曲一分为二,形成对唱的曲子,并在母曲上增加了一些装饰和润腔,在演唱速度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二道圪梁》、《联四曲儿》等;有的则基本保持了其母曲的原貌,只是改变了原短调民歌定词定曲的形式,在母曲上随意填上各种不定的歌词进行演唱,在演唱速度和风格上较其母曲稍有变化。总是,这60首曲子与其母曲的关系和发展情况,还在不断变化中。
漫瀚调的曲目名称有较少一部分保留了其母曲的蒙语原名,如《蔚琳花》、《喇嘛苏》、《阿拉腾达勒》、《东令拉岱》、《沙亥高勒》等;有一部分将其母曲的原名翻译为汉语名,如:《二道圪梁》、《白花姑娘》、《小黄马》、《秋天的太阳》《我们的掌柜》等;漫瀚调曲目名称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最初填写的唱词或最有名、最精彩和最典型的唱词命名,如:《说不下个日期不让你走》、《天天想你天天盼》、《想亲亲想得迷了窍》、《铁锯子解不开咱二人的心》。这些曲子虽然与母曲相差无几,但却完全改变了其母曲的名称。
漫瀚调的许多曲目以准格尔旗的一些地名、人物、事件命名,如:《双山梁》、《白大路》、《巨合滩》、《德胜西》、《二少爷招兵》、《妖精太太》等等。
漫瀚调的一些曲目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同一支曲子,有的地区称其母曲原名,有的地区称其汉译名,有的地区则以所填的歌词内容命名。
漫瀚调的这些曲目名称都来自于民间名称,文艺工作者在搜集整理这些曲目时,尊重并保留了民间的这些名称。
在漫瀚调的这些曲目中,被歌手传唱最多的有:《双山梁》、《二少爷招兵》、《二道圪梁》、《联四曲儿》、《白大路》、《西山活要命》、《巨合滩》、《王爱召》、《白菜花》、《黑召赖沟栽柳树》、《妖精太太》、《达庆老爷》、《德胜西》、《哎哟哟》、《森腾嘛嘛》、《双满意》、《小黄马》、《合彦梁》、《韩庆大坝》等20多首曲子。
来源:鄂尔多斯市群众艺术馆
Copyright ©2018-2022 ordoswh.cn 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 蒙ICP备09003096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