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文化——歌舞卷(十一)

来源: 时间:2018-05-29 10:34浏览量:5168

【漫瀚调】漫瀚调的传承与保护3

1996年,准格尔旗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漫瀚调)之乡”后,漫瀚调的生存和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变化,这些趋势和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一)1996年后,准格尔旗人民政府决定每两年举办一届漫瀚调艺术节。艺术节由准格尔旗人民政府主办,旗文化局具体承办,旗文联等有关部门协办。每届漫瀚调艺术节期间,准格尔旗人民政府都会下发通知,要求每乡(苏木、镇)各派出一支漫瀚调演唱队,参加艺术节的歌手大奖赛。漫瀚调艺术节在旗政府所在地举行,每届进行3天左右的演唱活动,既有在剧场进行的歌手大奖赛,也有在广场进行的优秀歌手联合演出,观众数以万计。漫瀚调艺术节促进了大规模的群众性漫瀚调演唱活动的发展。

(二)1997年准格尔旗文工团更名为“准格尔旗漫瀚调艺术团”后,增加了漫瀚调演唱节目。与此同时,鄂尔多斯地区的东胜区歌舞剧团、达拉特旗乌兰牧骑等专业文艺团体,也都在演出活动中增加了一些漫瀚调演唱节目。

(三)1996年后,鄂尔多斯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农牧区小康文化工程的建设。这一工程由市委、市政府(原盟委、盟行署)发起组织并下发文件,对各旗区人民政府提出了农牧区文化建设的要求,并下达了任务,由市(盟)文化局具体组织实施。工程建设要求各乡(苏木、镇)文化站都要有业余文艺队。1996年后,准格尔旗大多数文化站的业余文艺队都是漫瀚调演唱队。同时,鄂尔多斯农牧区小康文化工程建设要求各乡(苏木、镇)积极建立村文化室,并要开展村文化室活动。至1999年,准格尔旗地区有85%的村建立了文化室,漫瀚调演唱是村文化室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四)1996年后,鄂尔多斯市、旗区两级群艺馆、文化馆每年都要组织两到三次歌手大赛活动。鄂尔多斯西部地区的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乌审旗、杭锦旗的歌手大赛以演唱鄂尔多斯蒙古族短调、长调民歌为主,有少量的通俗歌曲和漫瀚调;中部的伊金霍洛旗、东胜区、达拉特旗的歌手大赛中,蒙古族短调民歌、民族唱法的原创歌曲、通俗唱法的流行歌曲、漫瀚调各占一席;东部准格尔旗的歌手大赛中,漫瀚调是主要演唱内容。

640.webp.jpg

(五)1996年后,准格尔旗的旗、乡(苏木、镇)两级政府部门和地方企业在会议或接待来宾的宴席间,常请来歌手演唱漫瀚调,展示地区文化特色。旗政府即所属部门每年都要进行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这种接待性的漫瀚调演唱活动,各乡(苏木、镇)也要进行几次或十几次接待性的漫瀚调演唱活动。60%的地方企业也要进行一些接待性的漫瀚调演唱活动。

(六)经准格尔旗文化部门积极申报,漫瀚调于200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后准格尔旗设立了漫瀚调艺术研究所,成为旗文化广播电视局下属的事业单位,专门从事漫瀚调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从而促进了漫瀚调的发展。

来源:鄂尔多斯市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