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文化——歌舞卷(十二)

来源: 时间:2018-05-29 10:35浏览量:5198

【漫瀚调】漫瀚调的传承与保护4

1996年以后,漫瀚调进一步得到当地文化部门和学术界的重视,一批文化工作者在漫瀚调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为使漫瀚调音乐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改变漫瀚调只有独唱、对唱的比较单调的演唱形式,1997年,鄂尔多斯市文艺创作研究所的准个籍剧作家张发创作了漫瀚调歌剧《双山梁》。该剧以准格尔旗农村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准格尔旗农村风土人情,表现了一个朴实的农民杨侯换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重情义、轻钱财、舍己助人的可贵品格。该剧由鄂尔多斯市文联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家柳谦编曲,内蒙古艺术学院教师杜荣芳导演,准格尔旗漫瀚调艺术团排演,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称赞。同年秋天,准格尔旗漫瀚调艺术团在全市专业文艺会演中演出漫瀚调歌剧《双山梁》,获得了创作奖和演出奖。该剧的唱词、道白及音乐均体现了浓郁的漫瀚调风格,既把漫瀚调歌词、音乐充分运用到了歌剧之中,也使歌词和音乐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之后,张发又于1999年创作了漫瀚调歌剧《纳林河畔》。该剧由准格尔旗漫瀚调乐手刘新民编曲,鄂尔多斯文艺创作研究所的朱长金和内蒙古二人台剧团演员黄淑芳执导,准格尔旗漫瀚调艺术团排演、首演,参加了全市专业文艺会演,并获得剧目一等奖。《纳林河畔》由准格尔旗漫瀚调艺术团在鄂尔多斯农村牧区先后演出了100多场,深受农牧民群众喜爱。在许多地方演出结束后,观众还要求再演。准格尔旗漫瀚调艺术团排演的《纳林河畔》于2001年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二)2001年,准格尔旗文联和内蒙古艺术学院艺术课题研究小组组织召开了漫瀚调理论研讨会,会议地址是准格尔旗政府所在地薛家湾。来自鄂尔多斯以及周边的包头、呼和浩特等地区的专家、学者,会同准格尔旗的优秀漫瀚调歌手、乐手共4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主要对漫瀚调的产生、发展和艺术特征进行了讨论。

(三)2001年,准格尔旗教师进修学校开设了漫瀚调艺术教学课程,只招收了一个班的学生学习漫瀚调,由准格尔旗著名歌手王凤英、著名乐手黄山任教。

(四)2002年,鄂尔多斯市文艺创作研究所一级作曲家赵星编著并出版了《漫瀚调研究》一书,对漫瀚调的产生和艺术特征进行了介绍和阐述。

(五)2003年,鄂尔多斯市文艺创作研究所召集本地区专家学者20多人,召开了漫瀚调保护与发展理论研讨会,就漫瀚调的生存状况、如何保护以及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来源:鄂尔多斯市群众艺术馆